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与每一个人都紧密相连。9月21日,正值第24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且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正式施行。为强化广大师生的国防观念,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增强师生法律意识,推动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使命任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普及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提升全校师生国防素养,依据中宣部《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组织国防教育讲座。
讲座伊始,为使师生了解国防现状,师生们共同欣赏了军事纪录片《淬火》。
节目中呈现了一系列高难度的训练场景,比如陆航部队跨越“一树之高”的训练,这象征着实战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以及从训练场走向战场的巨大跨越,体现了中国军队对实战化训练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
影片中展示了歼-20雨中起降、舰载机和舰载直升机夜间起降等壮观的训练场景,这些高难度的训练科目不仅展示了中国军队强大的实战能力,也体现了中国军队在军事技术和训练水平上的不断提升。
“当我们的子弹打光了,我们可以用刺刀跟敌人拼,我们没有刺刀,那我们的身上有什么?有拳头,有牙齿,我们的每一个‘部件’都可以当做武器”。(摘录自影片《淬火》)
这句话虽质朴无华,却蕴含着中国军人的钢铁意志与忠诚担当。那铮铮誓言,如同一座座精神的灯塔,照亮了在场每一位师生的心灵之路。每一个普通的字眼,都仿佛是一颗炽热的火种,点燃了师生们内心深处的敬仰与感动。在那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军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是他们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坚定信念。这种力量无声却强大,如春风化雨般,悄然滋润着师生们的心田,激励着他们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淬火》放映完后,由我校退役士兵陈文杰教官进行国防教育的讲座。
陈文杰教官首先向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从军经历,作为一名军人,他感到深深的自豪,然后从“我国的国防、加强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法》、国防发展历程以及国防的重要性”五个方面进行讲座。
第一部分,教官详细阐述了我国国防的现状与实力,展现了国家在军事领域的坚实保障。对于加强国防教育,强调了其在提升国民意识、培养爱国情怀方面的关键作用。
讲解《国防教育法》时,深入剖析了该法的具体条款和重要意义,使人们更加明确国防教育的法律依据和规范。回顾国防发展历程,呈现了我国国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之路,激励着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稳定。
最后,在国防的重要性方面,陈教官指出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根本保障。
通过陈文杰教官的讲座,使师生对我国的国防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国防意识和爱国热情。
齐心协力 团结互助
讲座过程中,同学们主动发言,对于学校能组织此类活动表示感谢,国防教育课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洗礼。它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爱国的种子,激发了责任的担当。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国防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强国有我,有我必胜!”高一年的同学们的誓言掷地有声,这是青春的呐喊,是梦想的启航。他们以坚定的决心和昂扬的斗志,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风采。
这句誓言将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讲座虽已结束,但国防教育的影响将持续深远,引领同学们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国防教育讲座观后感
合美课堂之国防教育篇
中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国防做贡献:
一、增强国防意识
1.学习国防知识:通过阅读历史书籍、观看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参加国防教育讲座等方式,了解国家的军事历史、国防政策和军事科技发展等,增强对国防重要性的认识。
2.关注国防动态:关注国内外军事新闻,了解国家的安全形势和国防建设进展,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努力学习
1.学好文化知识:为将来可能从事与国防相关的科技、工程、管理等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的科技社团、科技创新比赛等,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国防科技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三、锻炼身体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将来可能的参军入伍或参与国防建设做好准备。
2.参加军事训练活动:如果有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军训或军事夏令营等活动,认真学习军事技能和纪律,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四、宣传国防
1.向身边的人宣传国防知识:如同学、家人、朋友等,提高大家的国防意识,营造全民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良好氛围。
2.参与国防教育宣传活动:可以通过制作手抄报、写文章、演讲等方式,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国防教育宣传活动。
END
视频 | 高二5班陈琛、杨建益、肖龙生
文稿 | 王华权
编辑 | 张秀娥
一审 | 强晟斌
二审 | 蔡辉耀
三审 | 校长室